作者:袁建胜 崔雪芹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4-20 23:57:58
大连大学学生工作室自己研发机动车,其节油效果明显。
1万个学生受益
大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05级学生马明来,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刚入校时的迷茫,“站在偌大的校园内,我不知该向左还是向右。不知如何迈步,也不知道如何迈好这一步,更不知道迈出这一步时,等待我的将是什么”。
到了大一的第二学期,一位老师生动的纳米磁性液体选修课,深深地打动了马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加入了大连大学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纳米磁性液体工作室,申报了自己为期两年的创新课题项目“纳米磁性液体在矿产分离上的实验研究”,还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创新项目的研究不仅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学会了团队合作,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他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工作室里,连假期都不例外。今年马明来即将毕业,他的项目也将结题,现在回想起自己在工作室里的点点滴滴,他很感慨,是工作室给了自己不断成长的机会,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据大连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博物馆馆长关浩介绍,大学生工作室是大连大学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2008年全校在册工作室近百个,有进行理工科专业课题学习和研究的纳米磁性液体研发工作室,也有以书法、诗词学习和研究为目标的丰泽之轩工作室,涵盖了理工与人文的大部分学科。工作室指导教师270人,常年在工作室参加工作的学生4000多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仅2008年一年,工作室学生共参加25项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共有757人获奖。
关浩自己也是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在工作室一开始创立时,加入进来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偏弱,很多都是等着老师来分配工作,经过几年的熏陶和传承,现在加入工作室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实践,自主提出课题和项目。
“现在在工作室里,学长的帮助和传承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定期开会讨论,自主提出课题,形成详细的方案,这才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估和指导,接下来的实施也基本由学生团队自主完成。”关浩说,“学生创新素质大大提高。”
2002年,大连大学开始实施“百千万工程”——建立100个大学生工作室,资助1000个学生创新基地项目,让1万名学生受益。目前,除了创新基地项目还在发展以外,其他目标已基本实现,几乎每个在校学生都曾参加过创新实践活动。
在关浩看来,大连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工作室的工作不仅是停留在带学生做几个项目,参加几个比赛的概念上,而是将工作室工作的核心定义在培养人才上,是体现大连大学核心文化理念“让每个人都成功”的重要形式,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和工作室成员都将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为成功的阶梯。
潜移默化地培养全面素质
据关浩介绍,大学生素质教育通常指人文素质教育,10年前杨叔子院士等一批老学者提出我国的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足,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个理念的提出,主要针对理工科学生。
大连大学从1998年起就提出全面的素质教育,该校设立素质教育办公室时,教育部还没有这方面工作的正式要求,2004年,教育部推动在全国建立国家级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2006年,大连大学第二批加入这个队伍。
关浩说:“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培养大学生包括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内的全面素质。我们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学校的直属单位,有独立的编制,有包括博物馆、学生工作室在内的办公大楼作为工作的实际载体。”
在关浩看来,对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环境的营造是重要的方面,大连大学博物馆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2002年9月建成并开始试展,2004年9月正式挂牌开馆,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展览面积近3760平方米,根据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分别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展厅、自然科学展厅、生命科学展厅、艺术展厅和东北历史文物展厅五个部分,图片、实物展品近万件,其中,由各专业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收集整理的实物展品有8500余件。
“我们没有强迫学生来博物馆参观,每周三、周五的下午,博物馆对全校学生免费开放,每次开放都能吸引大批的学生参观,文科的学生可以学习理工科知识,理工科学生也可以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关浩说,“以博物馆为代表,大连大学理工科与文科的交流,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已经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氛围,这对大学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科学时报》 (2009-4-21 B2 校园)